本文从班级规模和班级构成两个方面对班级安排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审查了接受特别支助的学生的表现,以确定他们是在普通班级还是特别班级。这些数据来自两项关于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大规模评估研究。学生的表现是用“学习到学习”的方法来衡量的,该方法涵盖了不同的思维领域。此外,本研究亦采用学生成绩及自我报告动机量表。
当其他接受支持的学生被安排在同一个班级时,接受支持的学生就会受益
芬兰教育系统在三个层次提供支助。普通班提供全面和强化的支持,而接受特殊支持的学生面临更广泛的选择:安排在普通班或特殊学校的特殊班。
根据这项研究,接受强化或特殊支持的学生平均被安排在小班。然而,班级规模本身对学生在认知任务中的表现没有影响。
“这并不意味着课堂上学生的数量没有任何影响。相反,这可能意味着课程构成可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Hienonen说。
在普通班级接受支持的学生,似乎可以从其他学生在同一班级接受支持中获益。
Hienonen指出:“然而,这需要在课堂上接受支持的学生数量达到能够成功提供必要支持的水平。”
学校需要管理学生多样性的方法
当被安排在特殊班级或普通班级接受特殊支持的学生之间的差异被探索时,没有发现任何认知任务的差异。然而,特殊班的学生在一些核心科目上取得了更高的成绩。
Hienonen补充道:“此外,根据自我报告的学习动机量表,特殊班级的学生渴望获得更高的成绩,比同龄人更成功,并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
然而,即使考虑到最初的表现差异,在有支持学生的班级中,没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表现也略低于没有支持学生的班级。
Hienonen总结道:“这并不意味着获得支持的学生会对其他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意味着学校有目的地将学生分配到教室,旨在创建同质班级。这意味着学校需要管理学生多样性和应对最初学生差异的方法。”。
课堂安排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信息需要支持决策
Hienonen说:“根据这项研究,可以说,接受支持的学生的安置影响了所有学生。”
对于选择最适合接受特殊支持的学生的班级类型,论文并没有给出简单的解决方案。
Hienonen总结道:“很明显,班级及其学生构成对学习有影响,有关这些影响的信息对于学校的决策是必要的。”
**
教育学硕士Ninja Hienonen将为其特殊教育领域的博士论文进行答辩,论文题目为“课堂安排重要吗?”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将于2020年9月25日(周五)中午12点在普通和特殊班级上课。
公开考试将在Unioninkatu 303宴会厅,Unioninkatu 33举行。公开考试也可以跟进在UniTube网站上.
来自Jyväskylä大学的Mikko Aro教授将担任对手,Markku Jahnukainen教授将担任守门员。
博士论文将发表在《教育科学研究》系列杂志上。该论文也可通过电子格式E-thesis服务.
博士生联系方式:
忍者Hienonen
+358 50 318 2195
忍者。hienonen@helsinki.fi